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
行业动态

公司新闻

致源环境

厌氧塔在制药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

发布时间:

2025-08-06 10:21

  制药车间日夜运转的同时,大量带有复杂化学成分的废水也随之产生。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,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。而厌氧塔技术的引入,正逐渐成为药企实现环保达标与成本平衡的务实选择。

  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,厌氧塔更像一个"微生物发电站"。当制药废水进入塔内,特殊的厌氧菌群会在无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,将其转化为沼气——这个过程既减少了污染物,又回收了能源。某中型抗生素企业实际运行数据显示,采用两级厌氧塔组合工艺后,废水化学需氧量(COD)去除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,日均沼气产量足够供应厂区热水系统。

  这种技术的适应性尤其适合制药行业的特点。无论是发酵类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,还是合成制药产生的有机溶剂,厌氧菌群都能通过逐步驯化建立针对性处理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温度控制是关键环节。保持35℃左右的中温环境,就像为微生物创造舒适的"工作间",能显著提升处理效率。

  随着环保标准日趋严格,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厌氧塔作为废水预处理的核心单元。其模块化设计允许根据产能灵活扩容,而智能监控系统的加入,更让实时调整pH值、进水负荷等参数变得直观简便。在华东地区某生物制药园区,三套并联运行的厌氧塔系统已连续运转超过两年,证明该技术具备可靠的长期稳定性。

  对于考虑升级废水系统的药企而言,了解自身废水特性是首要步骤。通过小试确定适宜的停留时间和污泥接种方案,往往能避免后续大规模投入的风险。业内专家建议,将厌氧塔与后续好氧处理形成组合工艺,通常能获得更经济的整体处理效果。


厌氧塔

图片名称

厌氧塔在制药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

  制药车间日夜运转的同时,大量带有复杂化学成分的废水也随之产生。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,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。而厌氧塔技术的引入,正逐渐成为药企实现环保达标与成本平衡的务实选择。  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,厌氧塔更像一个"微生物发电站"。当制药废水进入塔内,特殊的厌氧菌群会在无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,将其转化为沼气——这个过程既减少了污染物,又回收了能源。某中型抗生素企业实际运行数据显示,采用两级厌氧塔组合工艺后,废水化学需氧量(COD)去除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,日均沼气产量足够供应厂区热水系统。  这种技术的适应性尤其适合制药行业的特点。无论是发酵类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,还是合成制药产生的有机溶剂,厌氧菌群都能通过逐步驯化建立针对性处理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温度控制是关键环节。保持35℃左右的中温环境,就像为微生物创造舒适的"工作间",能显著提升处理效率。  

图片名称

IC塔在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实践

  食品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、悬浮物及油脂,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面临能耗高、处理周期长等问题。IC塔(内循环厌氧反应器)凭借其独特的内循环结构和三相分离系统,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展现出技术适应性。  IC塔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内循环机制,通过内部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流体运动,实现污泥与废水的充分混合,提升生物降解效率。在食品废水处理中,IC塔能够适应COD浓度范围较大的进水条件,尤其适用于乳制品、肉类加工及酿造行业。实践表明,IC塔在处理含油脂废水时,通过合理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,可稳定实现COD去除率符合排放标准。  在实际工程案例中,某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采用IC塔作为预处理单元,进水COD浓度在8000-12000mg/L范围内,经IC塔处理后降至1500mg/L以下,显著减轻后续好氧处理单元的负担。运行数据显示,IC塔的沼气产率稳定,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,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。

图片名称

IC塔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效果

  IC塔(内循环厌氧反应器)作为现代废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,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特性。其特有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提升污泥与废水的接触效率,使有机物降解过程更为充分,在处理COD浓度超过3000mg/L的工业废水时具有明显的适应性。  该技术的处理效果主要体现在有机物去除率和沼气产量两个维度。实际运行数据显示,在酿酒、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,IC塔对COD的去除率通常维持在较高水平。反应器内部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,能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。温度控制在35℃左右时,微生物活性达到较佳状态,此时处理效果相对理想。  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中,IC塔的容积负荷能力是其区别于传统厌氧工艺的关键指标。由于采用多层反应区设计和内循环流态,该设备能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冲击。制药废水处理案例表明,当进水COD波动在5000-8000mg/L范围时,系统仍能保持平稳运行状态